• 3
  • 2
  • 1

服务热线:
0851-85625421

公司传真:0851-85625421
公司邮箱:35334120@qq.com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东山路217号中天世纪新城  五组团环岛南侧商业楼11楼

Copyright  © 2018  贵州绿地园林建设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黔ICP备12000815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贵阳   

访问手机网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在线留言 | 一键分享:

搜索
>
新闻中心
>
>
当前园林绿化企业必须注意的风险

资讯详情

当前园林绿化企业必须注意的风险

作者:
邹刚
来源:
2019/11/11 10:10
【摘要】:

前言

贵州园林绿化行业自有资质开始发展到今天已有20年,很多企业至今依然存续经营,早已打破了国内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7年的魔咒,至今依然活跃在园林绿化工程领域。

这些园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艰辛,有成功,有失败,总体来看没有出现大的系统性或毁灭性的风险,没有因贪图眼前利益而落入骗子的骗局当中。之所以能够较为稳健的存续和发展,与企业管理层对防范企业风险、识别工程骗局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

20年间,这些园林企业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人和事,面对过太多的机会与陷阱,得与失。如果机会抓住了,就会让企业夯实了基础且能够上一个台阶;一旦判断错误掉入陷阱,企业将面临关门倒闭的困境。因此现阶段对于企业风险、工程骗局的识别与防范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对常见的企业风险做初步梳理,目的在于强化企业全员的风险意识,使企业能够稳步发展壮大。

一、低价中标+垫资:企业倒闭的前奏

长期以来很多项目建设方设立的评标原则为低价中标,即便设定有成本警戒值,投标单位往往报价就是成本警戒值,而成本警戒值企业是基本没有利润但是因为僧多粥少,大量企业依然趋之若鹜,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原因一则是企业为了业绩、为了养队伍、为了进入市场,硬着头皮上,但如果对园林绿化工程最大的特点认识不足的话,那将会是头破血流,无法翻身的结果。因为园林绿化工程有别于其他工程最大的特性是:园林绿化工程使用的基本材料--苗木是有生命的,为了低价,减少任何一个施工环节或施工工序都会给苗木成活率和景观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一旦苗木死亡超出预期或遇到不利天气(如干旱),成本线中标就意味着亏本。如果再请财务计算一下企业的资金成本,结果一定让人目瞪口呆,不如买点理财产品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

原因二则是抱着侥幸心理,先中标了再说,过程中去寻求变更,但一旦变更不成,就只有偷工减料,与建设方、监理方斗智斗狠,最终形成了以损害企业信誉为代价的劣质工程。

垫资施工是行业内公开的潜规则,尽管施工方对垫资满腹怨言,却只能接受,尤其是园林绿化项目,工期一般都较短,意味着短期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能到工程结束了,项目的第一笔进度款都还没有拨下来,更何况有的合同本来就约定项目完工才开始支付第一笔款项。一旦建设方资金支付不顺利、不及时,或者根本就没有能力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就会产生一连串债务反应,陷入资金困境,陷入诉讼泥沼。

如果说垫资是企业倒闭的前奏,那么低价中标垫资则加速了企业倒闭的进程

二、盲目转型、盲目投资:自己挖坑自己跳

园林绿化行业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很多企业都有了一定的积累,手上有钱了,工程项目的不饱和状况导致许多企业开始寻求转型扩张、投资扩张,但往往都有一定的盲目性。盲目扩张、拼命铺摊子、过渡融资、滥用杠杆,摊子一旦铺得太大,资金就容易跟不上,此时若出现银行抽贷断贷后果难以想象。

园林绿化企业转型扩张主要表现在增扩建苗圃结合旅游加大投入,投资林旅项目、投资农旅项目、盲目跟风PPP项目、转型其他产业等。

在当前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许多行业的经营成本在增加,经营难度在加大,资金占用率在提高,资金周转周期在拉长,转型之路艰辛。所以无论是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经营扩张之路,还是转型其他行业进行经营扩张,正确处理扩张与防范风险的矛盾关系都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三、盲目担(互)保、银行滥贷、民间融资:企业取死之道

2010年、2015年前后国家货币宽松政策的时候,企业担保成为了银行审批贷款中最常见的增信方式。在大量贷款额度寻求出口的压力下,中小银行放款的条件一度放宽至见担保书就放款的程度,而担保企业的资产情况却未被准确调查和核实许多企业通过互保、在建项目合同担保、完工项目应收款担保等方式向银行贷款,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承接许多力所不能及的项目,如PPP项目,大型垫资项目等,一旦被担保企业资金出现问题,作为担保企业势必受到牵连;即便贷款是用于自己承接的项目上,一旦建设方支付出现问题,银行的钱是不能不还的,这样就迫使企业掉入一个更深的泥沼----民间融资。

近几年国家货币政策逐渐收紧,中小园林绿化企业从银行根本融不到资,但为了还贷,或是为了项目,或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部分企业把债务转移到了职工内部集资和民间借贷上。据调查民间借贷年化利率高达20%以上,接近年底甚至更高。试问我们的借、贷双方,目前我们的项目净利润有几个能达到20%以上的。

一旦我们的企业走上了民间借贷的路,基本上都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轻则亏损,重则企业运转困难,甚至有关门倒闭的可能。

四、金三社保+大数据:企业履约、获利之困

201911日开始社保统一由税务部门征收,金三系统升级,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再加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刚刚发布的挂证专项整治,很多园林绿化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履约风险。

建设方或其他竞争对手要查询企业的人员资料、业绩资料已不是难事,对于长期人证分离的挂证行为和虚假业绩将是致命击,也将使部分挂靠型企业的陷入困境,有的甚至连项目投标都无法参与,因为人员、业绩等基本准入门槛都无法满足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于工期较长的项目,一旦系统锁人锁证,园林绿化企业很难有多套符合条件的人员参与竞标或履约,即便中标,如果有其他竞标企业查实中标单位项目经理身负其他在建项目进行投诉,那就真是煮熟的鸭子都会飞掉。

在大数据背景下,给企业带来信息的高度透明不仅反映在企业人员、业绩上,还反映在苗木市场苗木价格的准确性上,无论是《造价信息》还是广材网或其他材料价格网,基本上都接近实际成交价格,建设方发布的成本价、上限价越来越真实准确,让原来利用信息不对称,掌握着市场准确价格信息的企业失去了一大块获利空间,再采用粗放式管理,导致企业获利越来越难,有的项目甚至亏损。

五、财务作假、偷税漏税:离坐牢不远了

不做假账、照章纳税是每个公司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大多数企业是能够坚守交易真实、票据真实、资金流向真实三流闭合的原则,但也有部分企业对财税政策理解不全面或者不关注政策的调整变化,导致出现较大的财税风险。

如有的企业依然采用造工资册的方式冲抵人工费用,而不采用正规劳务公司通过劳务派遣方式使用人工,开具劳务发票来冲抵人工费用,一旦被税务查到,工资册方式冲抵的人工费用不能进成本,视为当期利润,不但要补税还要罚款。

还有的苗圃企业分不清哪些是享受免税的苗木,哪些是经营的苗木,往往把非自产自销的从外地采购的苗木也开具免税发票对外销售,无意当中偷漏税,税务查实后还是又补又罚。

曾经有一家苗圃,规模不过20多亩常规苗,全年对外开票销售达3000多万元,引起税务系统报警,一核查,大量苗木是从外地采购再销售的,自己苗圃根本没有,只有接受处罚。

税务给机会能补认罚算是较好的结果,对一些恶意做假账,偷税漏税的行为可能连补、罚的机会都没有,最后可能是法律的严惩。如交易不真实,三流不闭合,虚增成本行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税抵扣等行为。

六、资质挂靠老路,难以为继:玩资质的失业了

几年前,一个人背着七八家的企业资质,见项目就报名,有机会中标就自己实施;没有机会中标就等着别人来收购投标权,配合别人中标,总之有收获。进入大数据时代后,企业更加透明,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了,查处的力度越来越大了,大数据的强大超出了你的想象。

不论是挂靠别人还是接受别人的挂靠,都面临着人员履约的困难。首先中标的企业要锁人锁证,机会成本加大;现场实施还要组织一套人马,在双重管理费用的压力下,使本来利润空间就不大的项目更是雪上加霜。

接受别人挂靠的风险则更大,一方面很难控制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等现场要素,企业形象、信用容易受损;另一方面收取的1-3%的管理费用和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不成比例,一旦挂靠方拖欠人工、材料费用,工人、材料商只会找项目的主体企业讨要,你所面临的结果是要么付钱,要么诉讼败诉后还是付钱。

七、热衷PPP,盲目跟风:走向失败的开始

在国家对PPP支持和鼓励的政策下,很多园林绿化企业(大企业、上市企业为主)积极投身于PPP业务的发展,甚至将核心竞争力定位于PPP业务。虽然参与PPP项目的企业是一些大企业,但最终干活的还是我们这些中小企业,无形中把大企业的风险转移了很大一部分给我们实际实施的企业。

我们分析比较可以看到,那些地方财政好的地方政府和那些有运营收入作保障的项目,并不那么热衷于PPP模式,反倒是一些地方财政状况差的地方政府没有运营收入作保障项目,推出了大量的PPP项目

园林绿化企业而言,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在PPP模式上一定要量力而行、谨慎对待:选好项目争取早一点退出;选择财政状况好的地方政府和有运营收入作保障项目;对于地方财政状况差的地方政府没有运营收入作保障的PPP项目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热衷PPP,盲目跟风,会使一批融资能力本身就不强中小园林绿化企业失去许多机会,陷入资金短缺的泥沼,最终走向失败。

八、信用风险:不得不说的大事

大数据时代,企业但凡有违约记录的,网上一查一个准,尤其是银行系统,企业一旦进入黑名单,会丧失许多机会。

作为乙方,要严格履行与建设方签订的合同,保质保量完成合同容。使顾客满意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

作为甲方,同样要与劳务方、材料供应方建立互利互赢的关系,决不能恶意拖欠民工工资和材料款而引起诉讼。

作为企业员工的自然人,更要严于律己,遵守法律和制度,避免因为个人的错误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良好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将为你的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九、工程骗局风险:你中招了吗?

近年来,受国家经济政策和大环境的影响,园林绿化项目减少,许多企业没有项目可做,企业管理层着急上火,千方百计寻找项目信息,这样的心态让一些骗子有机可乘,吃亏上当的不在少数。

下面介绍一种不易防范的:空壳公司空手套白狼模式,空壳公司往往与政府签订项目建设框架协议,政府不出资金,自己也没钱,然后以框架协议的项目对外发包,要求缴纳信誉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等,不接受履约保函。一旦几金交进去了,进场开工遥遥无期,即便进场实施了部分工程量,进度款支付想都别想,各式各样的苛刻要求让你做多亏多,进退不能。这类骗局介于半真半假之间,很难识别,项目是真实的,政府也确实在对项目进行招商引资,各项文件也基本齐全,但空壳公司的动机就是利用一些企业或个人急于找项目做的心理,垫资帮他实施,如能实施完毕,空壳公司可以按事先与政府签订的协议要求政府兑现;如做不下去,收取大量的保证金后跑路,最后多半不了了之。

其他易于防范的诸如:签订合同就要居间费的;不走程序,选择酒楼饭店在吃喝间就可以敲定合同的;号称认识某某一把手,是某某领导亲戚可以拿到项目而要钱要物的;以议标名义要钱要物的;号称国防工程、保密工程要钱要物的;号称可以帮企业融资,骗取评估费,要钱要物的;要求亮资或对私人账户或私企打入保证金的等等,林林总总,罄竹难书。

 

结束语

识别风险、规避风险才能让企业稳步发展,健康发展。本文罗列了常见的九类风险,你中招了吗?如何规避和防范,你思考了吗?

希望我们广大园林绿化企业及全体员工都要有风险意识,从自己所担任的职务、履行的职责,分管的工作内容出发,每个环节都不放过,认真梳理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出规避和防范的措施,让我们的企业稳步健康发展壮大。

 

贵州绿地园林建设实业有限公司

                              邹刚